什麼時候需要更換治療師?

內容大綱

在接受心理諮詢的第三、四節後,您可能對您的諮詢進度和治療師有進一步的了解。此時如果您和治療師開始建立互信,並感到可以完全信任他的話,則代表該治療師適合您,而且能導向您解決問題,諮詢可以按計劃進行。

然而,當以下狀況出現時,您可能會考慮是否需要轉換治療師:

  • 治療師把討論中心放在自己身上,講述自己的事件多於舉例的必要
  • 治療師對您過於友善,像是朋友的關係多於客戶
  • 治療師不斷建議您應該做什麼
  • 諮詢過程中,治療師沒有全神貫注在您身上
  • 治療師在解釋時,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令您感到不耐煩
  • 治療師沒有提供反饋

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嗎?訂閱我們接收更多有用資訊!

Share:

Leave a Reply

有煩惱?在等一等找到答案。

Trending

相關內容

個人成長

測一測 |你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嗎?測一測你的拖延指數有多高!

今期我們集中討論拖延症的成因和解決方法,雖然很多人都認知到自己有拖延問題,但你又知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有多嚴重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被廣泛應用於拖延心理學研究的測試——「一般拖延量表」。這是一個由Ferrari等人(1992)所制定的單因素結構量表,總共有20個項目,一起來測測看吧!

查看更多 »
個人成長

心靈萬事屋分享 |拖延症嚴重影響我 善用3個心理學效應簡單解決拖延

「我是一個很喜歡拖延的人,很多事情即使很急切、很嚴重,我也總是提不起勁做。我常常把功課拖到死線前一兩天才做,導致根本沒有時間修改和好好蒐集資料。我現在是大四學生,之前因為拖延症功課一直表現普通,我的目標是考上研究所,所以成績對我很重要,但我卻一直改不了拖延的習慣…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