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腦有點Blue: 我們的情緒該何處安放?

內容大綱

要解釋憂鬱症、焦慮症有很多角度,例如心理、社會、生理等,而進化這個角度可能是你未想過的~你以為患上憂鬱症或焦慮症是你的大腦生病了嗎?身為精神醫學專家的作者安德斯 · 韓森 (Anders Hansen) 告訴你,你的大腦其實運作得很正常!

【我們都是動物】

我們很常忘記自己是動物,也不會從生物層面去理解自己。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生物最大的本能是存活和傳宗接代。人類發展史上超過九成時間的世界都危機四伏,甚至半數人口都未能活到青春期。

而我們身處的資訊型社會只佔了人類史的0.02%,理論上你和我的大腦並不比所謂狩獵採集的原始人「進步」多少。因此大腦追求的不是幸福或股票升幅,而是最基本的生存和繁衍

而你可有想過焦慮、憂鬱、孤寂等情緒能如何幫助我們生存?

【如何從進化的角度看待情緒?】

🏃‍♀️焦慮:焦慮是被潛在的威脅引發,而腦中的杏仁核便是偵測危機的警報器。為了有利生存,時刻為災難作準備,它寧願發出過多的警報,也不想錯過真正的危機。而當身體啟發這個壓力系統便是我們所說的恐慌發作 (panic attack)。 

💧 憂鬱:和焦慮一樣,憂慮也是一種防衛機制。在遠古時代,被追逐和發生衝突致傷是最大的死因,而產生的壓力會對身體發出「身體有感染的風險」的信號。我們會因此感到心情低落,進而退縮和離群獨居,減少感染的機會。因此很有趣地,憂鬱與身體的免疫系統息息相關。

向身體發出「身體有感染風險」信號的還有發炎,而除了細菌和病毒外,原來現代人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垃圾食物、抽菸、環境毒素也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

🕳️ 孤寂:群居生活會增加我們生存的機會,因此大腦特別喜歡用幸福感來獎勵社交和團結。而孤寂會造成不適,是因為大腦要表達:你必須要滿足你的社交需求,不然你很危險!因此,當你覺得孤寂時,大腦會提高警覺性,總會覺得周遭環境帶有威脅。

【所以其實我們需要的是……】

「我們無法重返大草原上的生活,但我們可從之前形塑人類的歷史情境中學到東西。」

未必每個人都會享受大草原生活,但這種生活卻能減少我們患上情緒病的機會,作者分析兩大原因為:

1. 有更多運動的機會

運動能提升多巴胺、血清素和副腎上腺素濃度,更能透過緩和過度活化的免疫系統達到抗炎。因此,跑步十五分鐘或走路一小時都能減低患上憂鬱症的機率,並能教導身體更好地應對壓力,穩定焦慮。

🌟 改變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從一小步開始:走樓梯而不搭電梯、下班時早一個站下車走路回家

Image by storyset on Freepik

2. 花更多時間和別人相處

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人的生活型態能保護他們不患上憂鬱症,其中一樣便是擁有強大的社會連結,彼此緊密靠近過生活,減少孤寂感。

🌟 更常去拜訪你愛的人 

小編的話:小編嘗試簡略地把醫師的觀點帶出,但其實整個討論要比節錄的豐富和仔細很多。如果你有興趣了解生物或進化角度會如何解釋和改善情緒,也不妨閱讀這本書~

🧠想學會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到等一等的網站預約心理諮詢服務呢!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

安德斯 · 韓森(2022)。《你的大腦有點Blue:史上最舒適年代,為什麼還是焦慮不安?》。台灣:究竟出版社。 

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嗎?訂閱我們接收更多有用資訊!

Share:

Social Media

Most Popular

Categories

有煩惱?在等一等找到答案。

Trending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