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需要愛:你愛的是另一半還是自己?

內容大綱

在親密關係裡,可能你也有問過:究竟是我需要一個愛我的對象,還是我真的愛這個人?如果我的心理、生理需求能被這個對象滿足,這個依戀對象可能是任何一個能滿足這條件的人嗎?回到原點,我懂得如何愛嗎?

(🪖 這些問題很大很深,小編也不能提供絕對的答案,但希望以下一點點對依戀和愛的闡釋能幫大家思考一下~)

【愛和依戀有何不同?!】

A. 依戀 (Attachment)

人類嬰兒與照顧者建立的情感關係,會帶來一份與照顧者同在的安全感;依戀模式也會影響成年如何與別人建立帶情感支持的社交關係。

(關於依戀也可以重溫 📖 #依附關係模式不是不能改變的宿命

B. 愛 (Love)

一種對「愛的對象」充滿強烈鍾愛與溫情的複雜情感。與對象同在會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而你會關心對象的福祉,對他的反應敏感。愛情三角理論提出愛由熱情、親密和承諾組成。


無論我們與一名對象是處於愛或依戀關係裡,我們似乎同樣會對這個對象產生一種情感聯繫。但兩者最大的分別可能是在於你比較關心你自己還是另一半。

Image by macrovector on Freepik

當我們愛對方的時候,縱然自己的需要也很重要,但我們能與對方的所需妥協,並製造空間把對方放在首位。愛關心的是對方和「我們」,而且靠的是雙方的互相成全,並非傾側一方的犧牲!相反依戀可以說是自私的,因為依戀關心的只是自己的需求有沒有被滿足。對方能否滿足我的需要彷彿便奠定這段關係的好與壞,因此關係感覺上來大上大落。

而正因為以上原因,當對方單單是一個依戀對象時,你往往希望改變對方去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的你當然不能接受對方一個個不能滿足你的「缺陷」!但相反,愛是接受對方原本的模樣,包括你眼中不完美的地方和壞習慣。

【我們該如何愛?】

我們從出生開始便在練習如何愛身邊的人,包括家人、朋友、老師等。其實愛不同的對象往往需要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此每一次面對新對象時,我們可能因為不確定如何愛而感到膽怯,但這是人之常情。愛每一個獨立個體都需要我們去重新學習和練習!

Image by pch.vector on Freepik

學習如何去愛可以由觀察對方的需要開始做起。例如:當伴侶昨夜工作到很晚,為他準備一個豐富的午餐讓他能享受一個放鬆的週末。當你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而非自己,並能從對方的角度思考時,你便開始學會愛。

小編的話:很多時候我們花光力氣只想去找一個愛自己的人,卻忘了愛除了需要接收,也是付出和行動。愛有很多形狀,在你眼中甚麼是愛呢?

❤️ 如果你希望與伴侶有更健康的成長,也可以到等一等的網站預約心理諮詢服務喔!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

Buckley, D. (2022, August 17). Love vs attachment: Is it truly love? BetterHelp.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22, from https://www.betterhelp.com/advice/love/love-vs-attachment-is-it-truly-love/ 

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嗎?訂閱我們接收更多有用資訊!

Share:

Social Media

Most Popular

Categories

有煩惱?在等一等找到答案。

Trending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