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化現象|突然就不喜歡了?對象由王子變青蛙?用心理學解釋蛙化現象

內容大綱

你最近有聽過「蛙化現象」一詞嗎?如果《青蛙王子》故事內你心愛的王子突然變成醜陋的青蛙,你還會喜歡他嗎?「蛙化現象」近來在年輕族群之間爆紅,更於今年六月登上日本Z世代年輕女性聊天話題中最流行榜首。


【那麼,甚麼是「蛙化現象」?】

「蛙化現象」是一位日本教授於2004年提出的人際關係心理現象,原意指當女性發現喜歡的對象也喜歡自己時,便會突然對該對象反感或厭惡。

後來,近年Z世代又給予了「蛙化現象」一個新定義,指當發現對象突然做出了你不喜歡的行為,你對他的好感也會瞬間消失。

「蛙化現象」之所以會爆紅,是因為許多人發現,即使是相處了多年的對象,自己也曾經經歷過這種感覺!而這種「突然就不喜歡了」的感覺不只局限於女性,不少男士也反映自己曾經歷「蛙化現象」。

【到底,為甚麼突然就不愛了?】

自我保護

「蛙化現象」的來源可能是源自自我保護機制,當你目睹對方做了一些不恰當的行為,例如對其他異性口甜舌滑、又或者對長輩無禮,這些都可能是你潛意識認為有可能會傷害到自己未來的感情的先兆,因此我們的身體反應會尤其激烈,嘗試阻止我們在這段感情更進一步。

幻想破滅

特別在暗戀階段中的我們,會「神化」對方、認為那位對象為完美無瑕,而當他突然對我們告白或展露「不完美」的一面時,那種形象便和我們想像中差得太遠,我們就會有種幻想突然破滅的感覺,也使我們瞬間後退、突然就失去對他萬分崇拜的感覺。

逃避型依附 

另一個原因來自自身的不安。這可能是我們本身對感情的不自信、或最近的感情不順,這些都會加強我們逃避對方的傾向,為的就是避免失戀的痛楚。如果你發現自己幾段感情都出現「蛙化現象」,這有可能代表你屬於逃避型依附 (Avoidant Attachment)。


小編的話: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曾經經歷「蛙化現象」呢?「蛙化現象」一定程度地反映我們對對方的感覺,希望你們不要忽視這些身體的警號,這可能大腦在防止你遭受痛苦哦!可是,如果你發現這種現象在不同人身上重複、或你總是因為無法輕易信任別人而感到困擾,你可以考慮和JAM諮詢師分享你的情況,讓他們以專業的角度分析問題的嚴重性,並為你制定個人化的解決方案。

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嗎?訂閱我們接收更多有用資訊!

Share:

Leave a Reply

有煩惱?在等一等找到答案。

Trending

相關內容

個人成長

測一測 |你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嗎?測一測你的拖延指數有多高!

今期我們集中討論拖延症的成因和解決方法,雖然很多人都認知到自己有拖延問題,但你又知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有多嚴重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被廣泛應用於拖延心理學研究的測試——「一般拖延量表」。這是一個由Ferrari等人(1992)所制定的單因素結構量表,總共有20個項目,一起來測測看吧!

查看更多 »
個人成長

心靈萬事屋分享 |拖延症嚴重影響我 善用3個心理學效應簡單解決拖延

「我是一個很喜歡拖延的人,很多事情即使很急切、很嚴重,我也總是提不起勁做。我常常把功課拖到死線前一兩天才做,導致根本沒有時間修改和好好蒐集資料。我現在是大四學生,之前因為拖延症功課一直表現普通,我的目標是考上研究所,所以成績對我很重要,但我卻一直改不了拖延的習慣…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