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k Life Balance|如何達致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隨着社會開始意識到心理健康不單止影響個人生活,亦會對工作效率造成影響,企業以及員工們都對工作與生活平衡漸漸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 (Work-life Balance) 是指個人可以有效地管理生活中的不同身份,包括工作、家庭以及其他責任。作為打工仔(員工)的我們,可以做什麼行動去確保工作不會壓垮我們的生活呢?
隨着社會開始意識到心理健康不單止影響個人生活,亦會對工作效率造成影響,企業以及員工們都對工作與生活平衡漸漸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 (Work-life Balance) 是指個人可以有效地管理生活中的不同身份,包括工作、家庭以及其他責任。作為打工仔(員工)的我們,可以做什麼行動去確保工作不會壓垮我們的生活呢?
談戀愛的原因是甚麼?因為寂寞?因為了想找個人陪伴自己?你有想過原來伴侶其實可以是令我們進步,讓我們成為理想的自己的存在嗎?在米開朗基羅效應中,伴侶可以幫助我們朝着理想的自我進發。這是建基於行為確認的原則:別人對於我們的期望令他們的行為引導我們確認其期望。
我們經常說的情商,其實是指情緒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它是單指控制情緒的能力嗎?情緒智力高的人有什麼心理特質?情緒智力是天生還是後天培養的呢?從情緒智力的角度看的話,情緒並不是雜亂無章,亦不是與理性 (rationality) 對立的,它其實更是幫助我們適應環境的功能。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達到了某些成就、被別人稱讚,卻覺得自己只是偶然,害怕被別人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這樣的能力。這種擔憂有可能就是冒牌者症候群,即是指人們難以發自內心感覺自己是成功、值得的心理現象,但這並非心理疾病。這樣的現象常見於完美主義者身上。
別人一直牽引著你的情緒和快樂嗎?這種像扯線木偶的感覺很痛苦嗎?很想擺脫這種依賴,重新掌控自己的情緒?那麼你需要學會情緒獨立 (Emotional independence),即是指一個人能夠為自己的情緒,以及為滿足自己的情緒需要而負責。情緒獨立是一種內在韌性 (resilience),令你知道你不需要其他人來令你快樂。
你是不是整天想著要工作,總是掛心公司的事務呢?勤力固然是受社會欣賞的一種美德,但如果發現自己對工作過分投入,甚至影響自己的情緒,那麼就要注意自己是否成為了一個工作狂! 很多人會認為一個人比其他人更投入工作就等於工作狂,雖然兩者只是一線之差,但其實是有分別的。
無論不同關係,你會覺得總是不知道對方的心意,總是牛頭不對馬嘴嗎?增強溝通是改善關係的不二法門,但在實踐上總是處處碰壁~ 非暴力溝通希望能夠去除溝通裡會造成傷害的部分,同時達到有效的溝通。臨床心理學家Rosenberg提出的框架裡面,非暴力溝通包含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內文兩個技巧都是圍繞這四個要素。
在不熟悉的場合中,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真面目埋藏起來,盡量以最佳狀態示人。唯有在家人或親密夥伴面前,我們才會把整天的委屈發洩出來。可是我們卻常常忘記了,這些無心的舉動同樣會令對方受傷,亦會令關係在不知不覺間迎來危機。到底是出於甚麼理由,令我們傾向對熟悉的人發洩情緒?
你覺得自己難以與他人敞開心扉嗎?你覺得自己有不自覺地把身邊的人推開嗎?我們會羡慕其他人靈魂伴侶般的相互理解,為甚麼唯獨自己不能建立深入的關係呢?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fear of intimacy) 指的是一個人因為焦慮而難以與重視的人交流具有意義的思想和情感。同時或會渴望有人能走進內心,但又會對親近別人感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