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幫忙真的不行嗎?弄巧反拙的「救世主情結」

Table of Contents

上一次講過《綁架了人生的受害者情結》(也可以在這篇重溫「情結」的意思),當中想要拯救「受害者」的人往往會火上添油,讓關係進入惡性循環。「我要將你拯救,逃離人類荒謬」不僅是朗朗上口的歌詞,還可能是眾多「救世主」的心聲。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很多行為都同情心氾濫,趨向熱心幫助、解救你認為很悲苦的人,甚至過度犧牲自己,或許這是時候拯救你自己。

【「救世主情結」是什麼?】

如果你有「救世主情結」的傾向,你可能有以下特徵:

💛「只有我才能讓對方好過一點」

別人的脆弱面很能吸引到你。只要看見別人的苦況,你便同情心泛藍,不分青紅皂白地想要解決別人的問題。

💛 「我知道怎樣改變對方才是最好的」

你知道對方只要改了某個壞習慣或行為就會舒服很多,因此你要用自己覺得對的方法幫對方改變。

💛 「犧牲是高尚的」

幫助別人,付出時間、金錢、情感而不求回報是一種美德,也是令自己比別人高尚的原因。

💛「我的犧牲就是我的意義來源」

只有幫助別人的時候,你才自我感覺良好。

【「救世主情結」會如何影響我?】

以下是三個可能的結果:

💔 過勞:把所有精力留給別人,還有時間空間照顧自己嗎?

💔 關係破裂:對方會想被看待為需要「被修理」的對象嗎?

💔 失望:當你覺得對方沒有改變時,這責任就在自己身上,能不失望嗎?


【這對對方真的有好處嗎?】

以下是給有「救世主情結」的人的幾條反思問題:

❓其實我是想幫助對方,還是只是(受不了)想改變對方的負面狀態?

❓改變對方的狀態,不再焦慮和有壓力的是我自己嗎?

❓我認為對方有能力替自己解決問題嗎?我有尊重對方的發展歷程嗎?

❓我提供的解決方法是我覺得有效,還是對方想要的?

❓對方有負起自己應該負上的責任嗎?這是一種縱容嗎?

過於熱心幫助別人解決所有問題,難道不就等於剝奪了別人成長的機會嗎?短期而言問題是解決了,但問題可能不只出現一次,下一次出現時對方會懂得自己解決嗎?如果是對方提出請求,停一停想一想,你有權利say no。

每個人都有自己受苦的時刻、要面對的課題,支持對方並不等於要為對方解決問題。拋出反思的問題、用心聆聽、建議解決技巧已經是很足夠的幫忙!


小編的話:當然這並不等於我們不能提供幫忙!這次的內容是想提醒大家:提供適當份量的幫忙,長遠來說才能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傷❤️

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於 “Say No” 有很大的恐懼,心理諮詢師也可以和你一起分析這些擔憂背後的想法和經歷,試試申請平台的心理諮詢服務吧!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

蘇絢慧(2020)。《受害者心理》。台灣:平安文化。

Benton, S. (2017). The savior complex.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April 5, 2022,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high-functioning-alcoholic/201702/the-savior-complex 

Raypole, C. (2020, January 16). Savior complex: Definition and common examples. Healthline. Retrieved April 5, 2022,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avior-complex#how-it-affects-you 

以下心理諮詢師或能助您走出掙扎...

服務形式:視像諮詢

關於:香港輔導心理學家,致力於於心理輔導工作,提供治療小組及心理輔導予不同類型的服務使用者,曾處理人際關係、成癮、學業及工作壓力、情緒困擾及家庭衝突等。我相信大眾有能力找到自己的優勢和潛能,以渡過生命……

服務形式:語音諮詢、視像諮詢

關於:你好,我是Janice,曾任職為青年工作者,接觸超過過百位的青少年及職青,擁有多年帶領成長小組、個人輔導的經驗。我相信每一顆心靈都需要被重視,值得被照顧。在……

服務形式:語音諮詢、視像諮詢

關於:本人擁有多年心理及職涯輔導經驗,曾於社福機構及大專院校提供輔導服務。多年來致力於青少年及成人的輔導工作,處理不同精神問題、創傷經驗、人際及家庭關係、自我形象、工作壓力、戀愛及婚姻、信仰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