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了人生的「受害者情結」?別再做悲苦的受害主角!
你有試過覺得世界很不公義,身邊的人都看不起自己,所有慘事只發生在自己身上嗎?「明明我這麼努力了卻被惡意對待!」你又有試過總是在釋放孤單、無助的訊號,渴望有救世主的出現讓你得到保護和關心嗎?
疫情肆虐下你有好好照顧自己嗎? 測一測你各方面的自我照顧程度
自我照顧(Self-care)是一個決策過程。「決策過程」代表自我照顧其實是由每天一個個微小決定組成。這可能只是你決定早點關掉手機睡覺,或是決定不要工作到深夜,或是決定讓自己看喜歡的電影⋯⋯即使這些都是很小的決定,但是疊加起來卻成為你心理健康的基石。
有壓力就代表有害?心理諮詢師帶你重新檢視壓力
大家是如何看待壓力呢?你會認為壓力是有害身心,應該盡量避免?還是認為壓力有益身心,面對也無妨?以上提及的兩種看法,正代表著 Crum等人所提出的兩種壓力心態 (Stress mindset)。
如何放下2021在內心遺留的垃圾? 3步開啟新一年
家分享過2021年可以放下的人與物,來進一步看看可以嘗試的方法吧!
2021年背負的包袱太重? 放下再輕裝上路
2022年快到了,你已在盤算新一年要達成什麼在去年還沒完成的目標嗎?「我要這個!」「這個也很吸引嘛... 好吧我也要!」背包裝著的行李越來越重。不如... 趁著還沒有超重失平衡之前,先卸掉疊在背包底的雜物吧!
平安夜倍感空虛寂寞凍… 這個空洞怎樣填補?
有些人會這樣形容空虛:「我知道我應該感受到什麼,但就是失去了某些東西」。情感空虛的人,可能無法感受到佳節與親朋相伴的溫暖和聯繫感;伴隨著一種沒有意義和不滿足的感覺,卻沒有強烈動機去改變。因為「空虛」是形容「失去」了些什麼,彷彿令它更難被定義。
記錄三件感恩的事,輕鬆踢走BlueMonday!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令自己覺得沮喪和乏力的事情時,往往會越想越灰心。這時,刻意記錄和集中在正面的事情,可以有效提升我們的心情和自尊,更可以幫我們減壓。
「心態決定境界」?心理諮詢師教你四步調節心態,走出無力感!
你試過在考試時失手考取低分嗎?又或者於工作中犯錯嗎?人生之中,難免會做錯事或經歷失敗。這些時候,你當下的情緒反應和想法是甚麼呢?為自己欠缺能力感到沮喪?還是趁早放棄算了直接了當?在心理學上,其實有分不同類型的心態 (Mindset)。了解自己所抱持的心態,可能會對你的人生有重大改變喔~ 往下看下去吧!
「我不努力便不值得被愛」給過度努力的自己一個擁抱
只有不停前進,不停換取別人的掌聲,才能讓你感到安心。但這種狀態令你疲憊不堪,也換不到你對自己的一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