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戀愛 | 談一場一起進步的戀愛!認識米開朗基羅效應
談戀愛的原因是甚麼?因為寂寞?因為了想找個人陪伴自己?你有想過原來伴侶其實可以是令我們進步,讓我們成為理想的自己的存在嗎?在米開朗基羅效應中,伴侶可以幫助我們朝着理想的自我進發。這是建基於行為確認的原則:別人對於我們的期望令他們的行為引導我們確認其期望。
談戀愛的原因是甚麼?因為寂寞?因為了想找個人陪伴自己?你有想過原來伴侶其實可以是令我們進步,讓我們成為理想的自己的存在嗎?在米開朗基羅效應中,伴侶可以幫助我們朝着理想的自我進發。這是建基於行為確認的原則:別人對於我們的期望令他們的行為引導我們確認其期望。
在不熟悉的場合中,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真面目埋藏起來,盡量以最佳狀態示人。唯有在家人或親密夥伴面前,我們才會把整天的委屈發洩出來。可是我們卻常常忘記了,這些無心的舉動同樣會令對方受傷,亦會令關係在不知不覺間迎來危機。到底是出於甚麼理由,令我們傾向對熟悉的人發洩情緒?
長期處於被PUA的有毒關係中,不但會打擊自信、影響情緒,甚至有可能發生悲劇。中國北京大學於2019年就曾發生一則案件,一名女大學生包麗,在認識男友牟林翰後,因長期遭受PUA對待,為人積極樂觀的包麗隨後變成事事自我懷疑、毫無自信的女生,最後更選擇輕生。因此,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正身處困境的你,及早離開令人窒息的親密關係。
「為何另一半總是不懂我?」相信這問題曾經困擾過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總是希望另一半能對自己瞭如指掌,能滿足我們每一個要求、看透我們各種情緒變化,但真相永遠事與願違;另一半似乎看不到我們的情感或生理需求,到底是他不夠愛我?還是我們根本不適合?借此向大家介紹「愛的語言」,希望可以幫助你和另一半的關係更上一層樓。
愛情是如何發生的?它為何會(或不會)發生?一些心理學學者嘗試從科學的角度去拆解和分析這些充滿神秘色彩的問題。
在親密關係裡,可能你也有問過:究竟是我需要一個愛我的對象,還是我真的愛這個人?如果我的心理、生理需求能被這個對象滿足,這個依戀對象可能是任何一個能滿足這條件的人嗎?回到原點,我懂得如何愛嗎?
如果你對婚前諮詢有興趣,你心中可能會有以下憂慮:我的憂慮合理嗎?對方願意嗎?對方會否覺得自己在質疑這段關係?因此,今次我們特別邀請了平台治療師 Janice 來為大家一一解答疑問!
我們獨自來到這個人與人之間帶着千絲萬縷的世界,便注定不能獨善其身。這並不是甚麼壞事,我們的「自我」從不單單包含了自己,亦有着他人的影子,可能是一些習慣、一些看法,在我們生活的枝末總能看到其他人於我們生命的痕跡。
每一對準備踏入婚姻的情侶都會面對大大少少的分歧。有些人不知道應如何取得平衡,加上婚前多不勝數的預備功夫令雙方的壓力和焦慮不斷累積,不少情侶更在這個階段經歷從未遇過的激烈爭吵。
離別後的第100天,你在漆黑中迷矇地睜開眼睛。夢裡依然重複播着分手那天的場景,但心痛的感覺變淡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