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主頁
心理資訊
情緒
人際關係
個人成長
職場/學業
關於心理諮詢
常見問題
成為諮詢師
登入/註冊
選擇諮詢師
Menu
主頁
心理資訊
情緒
人際關係
個人成長
職場/學業
關於心理諮詢
常見問題
成為諮詢師
登入/註冊
選擇諮詢師
主頁
心理資訊
情緒
人際關係
職場/學業
個人成長
關於心理諮詢
常見問題
成為諮詢師
Menu
主頁
心理資訊
情緒
人際關係
職場/學業
個人成長
關於心理諮詢
常見問題
成為諮詢師
登入/註冊
選擇諮詢師
—
心理資訊
—
走進內心世界,認識一下自己吧!
最新內容
人際關係
我和伴侶準備好結婚了嗎?何時需要婚前諮詢?
Posted on
June 11, 2022
June 11, 2022
每一對準備踏入婚姻的情侶都會面對大大少少的分歧。有些人不知道應如何取得平衡,加上婚前多不勝數的預備功夫令雙方的壓力和焦慮不斷累積,不少情侶更在這個階段經歷從未遇過的激烈爭吵。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誰對誰錯」還是「怎樣讓我人生更美好」? 非暴力的溝通思維
Posted on
May 27, 2022
May 27, 2022
在人際關係裡,你總覺得別人要跟你作對,所以你非要勝過對方嗎?假設你真的勝過對方,你又會快樂嗎?
閱讀全文 »
情緒
請坐,我們好好哭一場
Posted on
May 23, 2022
May 23, 2022
我想,一個人的哭點之所以會被不斷觸發,大抵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一直處在「壓力源」裡。所謂壓力源,可以是現實的情境、過往的回憶,或是不被允許掉淚的委屈。明明很想哭一場,但你提醒自己是個大人,大人什麼都要負責,就是不負責哭。人生就是這樣,不被允許的,總是最熾熱。因此,要怎麼才能不愛哭?很簡單,「允許自己哭」。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離別的規矩,在於感受離別,接納離別,然後放下離別。
Posted on
May 13, 2022
May 13, 2022
離別後的第100天,你在漆黑中迷矇地睜開眼睛。夢裡依然重複播着分手那天的場景,但心痛的感覺變淡了許多。
閱讀全文 »
了解心理諮詢
尋解導向治療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會如何帶領我衝破難關?
Posted on
May 7, 2022
May 7, 2022
進行心理諮詢所需的節數普遍因人而異,主要視乎案主自身的狀況和需求。有些人對於長時間的自我探索樂此不疲,喜於觀察自身不斷成長。然而有些人的需要卻不同。他們對這些深層發掘不感興趣,甚至顯得不耐煩,只希望盡快解決「問題」,省點時間又能省點錢。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就不適合進行心理諮詢呢?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報復性熬夜其實是自我報復? 避免「過度補償」心態的 5 個方法
Posted on
May 2, 2022
May 2, 2022
當你好不容易完成工作,洗好澡收拾好自己卻發現已經是十一二點了。你躺在床上不想這麼早就睡,你心想:多滑一會手機或多看一會小說去慰勞今天這麼辛苦的自己吧!最後,你到了三四點才睡。 第二天起床,你如常拖著疲憊的身軀上班上學,這樣的循環日復一日,開始使你厭倦。你想脫離「#報復性熬夜」的惡性循環嗎?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想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模式?要靠自己也不能只靠自己
Posted on
April 30, 2022
April 30, 2022
等一等早前在 依附關係模式不是不能改變的宿命 的貼文中,提及對於有逃避或焦慮依附關係的粉絲們,他們的伴侶能如何協助他們改變,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很高興收到粉絲的回覆,表示想進一步了解自己可以如何自助。我們特此邀請了平台治療師 Chloe 分享更多~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不必為家人的情緒負上全責!家庭摩擦Q&A!
Posted on
April 26, 2022
April 26, 2022
早前等一等有講過 #與家人建立適當的界線 的原因和重要性,但大家在實踐上/在不同情況下可能都各有難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一套的溝通方式,有些正面、有些尖銳、有些喜歡說反話、有些全都放在心裡。你與家人平日的溝通可能與你期望的方式截然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摩擦。因此,今次我們特別邀請了平台治療師 Maggie 來為大家解答疑問!、
閱讀全文 »
了解心理諮詢
接受不能控制的事,以行動改善生活——接納與承諾治療
Posted on
April 23, 2022
April 23, 2022
和場合。短期內,我們可能會覺得好受一點,但這個做法偏偏確定了我們對自己的評價: 「我不擅長這個」、「我應付不了」。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熊抱青春記》給我們上的 3 堂情緒課
Posted on
April 17, 2022
April 17, 2022
Pixar 出品的《熊抱青春記》是小編最近很喜歡的動畫片。它不僅細緻地呈現了很多華人家庭裡「虎媽」與子女的互動模式和代際創傷 (intergenerational trauma),還準確地傳遞了很多與情緒有關的訊息。現在來跟大家說說最深刻的 3 點以及小編的詮釋吧!
閱讀全文 »
Previous
Next
閱讀所有文章
情緒
情緒
請坐,我們好好哭一場
我想,一個人的哭點之所以會被不斷觸發,大抵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一直處在「壓力源」裡。所謂壓力源,可以是現實的情境、過往的回憶,或是不被允許掉淚的委屈。明明很想哭一場,但你提醒自己是個大人,大人什麼都要負責,就是不負責哭。人生就是這樣,不被允許的,總是最熾熱。因此,要怎麼才能不愛哭?很簡單,「允許自己哭」。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不必為家人的情緒負上全責!家庭摩擦Q&A!
早前等一等有講過 #與家人建立適當的界線 的原因和重要性,但大家在實踐上/在不同情況下可能都各有難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一套的溝通方式,有些正面、有些尖銳、有些喜歡說反話、有些全都放在心裡。你與家人平日的溝通可能與你期望的方式截然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摩擦。因此,今次我們特別邀請了平台治療師 Maggie 來為大家解答疑問!、
閱讀全文 »
情緒
緊貼負面新聞的習慣是好是壞? 末日刷屏
手機螢幕無時無刻顯示著疫情和社會事件的最新動態,令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和絕望,卻無法阻止自己停止留意這些越看越可怕的新聞。 你也有這種感覺嗎?明知道閱讀負面消息並不會令我們安心下來,為何還會無止境地讀下去?
閱讀全文 »
情緒
如何掙脫疫情下長期焦慮和無力的狀態?抗疫難題Q&A!疫境心理物資包
第五波的疫情的影響更廣更深,排山倒海的新聞、人物、數字和畫面,都讓我們難免更感無力、焦慮、擔心...... 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新常態,我們可以如何調整自己?
閱讀全文 »
情緒
後設認知療法 —— 越想走出負面情緒卻越深陷?答案可能是你根本不用想通!
當我們反芻上癮,試圖從困境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法,事實是我們難以從過度憂慮的思緒轉移。或許是我們的想法出了問題?或許是我們擔心的其實不是事實?我們過份檢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卻反而製造更多思緒,陷入惡性循環!
閱讀全文 »
Previous
Next
閱讀所有文章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我和伴侶準備好結婚了嗎?何時需要婚前諮詢?
每一對準備踏入婚姻的情侶都會面對大大少少的分歧。有些人不知道應如何取得平衡,加上婚前多不勝數的預備功夫令雙方的壓力和焦慮不斷累積,不少情侶更在這個階段經歷從未遇過的激烈爭吵。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誰對誰錯」還是「怎樣讓我人生更美好」? 非暴力的溝通思維
在人際關係裡,你總覺得別人要跟你作對,所以你非要勝過對方嗎?假設你真的勝過對方,你又會快樂嗎?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離別的規矩,在於感受離別,接納離別,然後放下離別。
離別後的第100天,你在漆黑中迷矇地睜開眼睛。夢裡依然重複播着分手那天的場景,但心痛的感覺變淡了許多。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想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模式?要靠自己也不能只靠自己
等一等早前在 依附關係模式不是不能改變的宿命 的貼文中,提及對於有逃避或焦慮依附關係的粉絲們,他們的伴侶能如何協助他們改變,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很高興收到粉絲的回覆,表示想進一步了解自己可以如何自助。我們特此邀請了平台治療師 Chloe 分享更多~
閱讀全文 »
人際關係
不必為家人的情緒負上全責!家庭摩擦Q&A!
早前等一等有講過 #與家人建立適當的界線 的原因和重要性,但大家在實踐上/在不同情況下可能都各有難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一套的溝通方式,有些正面、有些尖銳、有些喜歡說反話、有些全都放在心裡。你與家人平日的溝通可能與你期望的方式截然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摩擦。因此,今次我們特別邀請了平台治療師 Maggie 來為大家解答疑問!、
閱讀全文 »
Previous
Next
閱讀所有文章
個人成長
個人成長
報復性熬夜其實是自我報復? 避免「過度補償」心態的 5 個方法
當你好不容易完成工作,洗好澡收拾好自己卻發現已經是十一二點了。你躺在床上不想這麼早就睡,你心想:多滑一會手機或多看一會小說去慰勞今天這麼辛苦的自己吧!最後,你到了三四點才睡。 第二天起床,你如常拖著疲憊的身軀上班上學,這樣的循環日復一日,開始使你厭倦。你想脫離「#報復性熬夜」的惡性循環嗎?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熊抱青春記》給我們上的 3 堂情緒課
Pixar 出品的《熊抱青春記》是小編最近很喜歡的動畫片。它不僅細緻地呈現了很多華人家庭裡「虎媽」與子女的互動模式和代際創傷 (intergenerational trauma),還準確地傳遞了很多與情緒有關的訊息。現在來跟大家說說最深刻的 3 點以及小編的詮釋吧!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你背包裡的是必需品還是多餘的負擔?與背包斷捨離
隨年歲增長,小編越能感受到包包最重要夠輕,不然傷脊椎的道理(哭)。以往石頭般重的書包是什麼都往裡塞(螢光筆要帶夠10支的小編),但是我真的會用到那10支螢光筆嗎?真的每一本帶回家的書我都會複習嗎?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低潮時也能做自己的啦啦隊?重建自信的 1 個簡單舉動
「我們都相信了一個謊言,以為要等自己準備好了才能改變,你認為自己缺少的是動機。那不是真的,那不是我們頭腦的設定。」同樣地,我們可能以為自己需要等到成功了,才能跟自己擊掌打氣。 作者梅爾.羅賓斯告訴我們——不是,為自己擊掌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心理健康達人挑戰】玩達人挑戰玩到頭痛?來玩一個治癒人心的挑戰吧!
如果你也和小編一樣有玩「香港地理達人挑戰」,也有做到頭痛吧~ 今天讓我們來玩不會做到頭痛,又能治癒人心的「心理健康達人挑戰」吧!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綁架了人生的「受害者情結」?別再做悲苦的受害主角!
你有試過覺得世界很不公義,身邊的人都看不起自己,所有慘事只發生在自己身上嗎?「明明我這麼努力了卻被惡意對待!」你又有試過總是在釋放孤單、無助的訊號,渴望有救世主的出現讓你得到保護和關心嗎?
閱讀全文 »
Previous
Next
閱讀所有文章
職場/學業
工作力
如何在職場成為逆流而上的鮭魚?職場難題Q&A!
早前等一等平台治療師 Jenny 有帶大家探討過職業價值觀~ 而似乎除了不知道自己與工作是否合得來,有更多難題存在於人事、溝通上......我們又可以如何迎難而上呢?
閱讀全文 »
工作力
「同份工唔夾」?心理諮詢師帶你反思職業價值觀
每天重重覆覆埋頭苦幹工作的你,有想過「工作」對於你來說是什麼嗎? 看見「工作」二字,某些人會想起錢財,某些人會感受到愉悅和成就感,某些人聯想到工作崗位帶來的權力,某些人想起用工作來消磨時間。那你有試過花點時間去問一問自己,我是如何看待「工作」?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其實都正反映了你可能不曾想過的職業價值觀。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有壓力就代表有害?心理諮詢師帶你重新檢視壓力
大家是如何看待壓力呢?你會認為壓力是有害身心,應該盡量避免?還是認為壓力有益身心,面對也無妨?以上提及的兩種看法,正代表著 Crum等人所提出的兩種壓力心態 (Stress mindset)。
閱讀全文 »
個人成長
身累還是心累,測測看我最近有多累
當我們處於疲勞狀態時,我們的活力、注意力可能會比狀態好的時候差一點,肌肉也會比較乏力。這些生理或精神徵狀都是一些幫助我們辨識是否太累、真的需要好好休息的警號。
閱讀全文 »
工作壓力
真的只是疲勞嗎?什麼是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 (burnout) 是由長期的工作壓力壓力造成。它與一般的疲累和壓力有所不同,伴隨着三個重要的特徵:精疲力盡、疏離工作、工作效率下降。
閱讀全文 »
工作壓力
如何達致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工作與生活平衡 (Work-life Balance) - 是指個人可以有效地管理生活中的不同身份,包括工作、家庭以及其他責任。
閱讀全文 »
Previous
Next
閱讀所有文章
心理諮詢
了解心理諮詢
尋解導向治療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會如何帶領我衝破難關?
進行心理諮詢所需的節數普遍因人而異,主要視乎案主自身的狀況和需求。有些人對於長時間的自我探索樂此不疲,喜於觀察自身不斷成長。然而有些人的需要卻不同。他們對這些深層發掘不感興趣,甚至顯得不耐煩,只希望盡快解決「問題」,省點時間又能省點錢。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就不適合進行心理諮詢呢?
閱讀全文 »
了解心理諮詢
接受不能控制的事,以行動改善生活——接納與承諾治療
和場合。短期內,我們可能會覺得好受一點,但這個做法偏偏確定了我們對自己的評價: 「我不擅長這個」、「我應付不了」。
閱讀全文 »
了解心理諮詢
潛意識的心理治療?看看精神分析學說怎樣講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日常的行為及情緒,大部分都是無意識的精神活動?這些無意識的精神活動又會如何影響我們?在心理治療中主動去接觸它們,又能如何幫助我們呢? 看似神秘的精神分析學說 (Psychoanalysis),讓等一等平台治療師 Margaret 帶你一探究竟吧!
閱讀全文 »
了解心理諮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獻給還在掙扎的你,關於心理諮商的五堂課
心理諮商給人的神秘感,大概是讓你不願下定決心嘗試心理諮商的其中一個原因。它是如何幫助我了解自己?為何它與和朋友聊天不一樣?它如何讓我學會獨立解決難關?比起讀理論和課本更能回答這些問題的,可能便是蛤蟆先生實戰經歷!
閱讀全文 »
填寫服務申請表前
「心理諮詢師會把我的秘密說出去嗎?」從《SEX EDUCATION》看客人的私隱應如何受到保障
底現實上的性治療/心理治療是否如劇中一樣充滿戲劇性?
閱讀全文 »
Previous
Next
閱讀所有文章
有煩惱?在等一等找到答案。
預約心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