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負面新聞的習慣是好是壞? 末日刷屏
手機螢幕無時無刻顯示著疫情和社會事件的最新動態,令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和絕望,卻無法阻止自己停止留意這些越看越可怕的新聞。 你也有這種感覺嗎?明知道閱讀負面消息並不會令我們安心下來,為何還會無止境地讀下去?
手機螢幕無時無刻顯示著疫情和社會事件的最新動態,令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和絕望,卻無法阻止自己停止留意這些越看越可怕的新聞。 你也有這種感覺嗎?明知道閱讀負面消息並不會令我們安心下來,為何還會無止境地讀下去?
第五波的疫情的影響更廣更深,排山倒海的新聞、人物、數字和畫面,都讓我們難免更感無力、焦慮、擔心...... 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新常態,我們可以如何調整自己?
你試過因被伴侶要求、威脅或施壓,而被迫做一些你不想做或覺得不舒服的事嗎? 可能伴侶直接的威脅並不存在,但卻從言行間讓你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代表你可能正受到情緒勒索。
自我照顧(Self-care)是一個決策過程。「決策過程」代表自我照顧其實是由每天一個個微小決定組成。這可能只是你決定早點關掉手機睡覺,或是決定不要工作到深夜,或是決定讓自己看喜歡的電影⋯⋯即使這些都是很小的決定,但是疊加起來卻成為你心理健康的基石。
當我們反芻上癮,試圖從困境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法,事實是我們難以從過度憂慮的思緒轉移。或許是我們的想法出了問題?或許是我們擔心的其實不是事實?我們過份檢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卻反而製造更多思緒,陷入惡性循環!
當痛苦的回憶與情緒出現時,你會選擇把它推走還是讓它暫留?
每天重重覆覆埋頭苦幹工作的你,有想過「工作」對於你來說是什麼嗎? 看見「工作」二字,某些人會想起錢財,某些人會感受到愉悅和成就感,某些人聯想到工作崗位帶來的權力,某些人想起用工作來消磨時間。那你有試過花點時間去問一問自己,我是如何看待「工作」?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其實都正反映了你可能不曾想過的職業價值觀。
心理諮詢師 Fion 跟我們分享過情侶間協調性需要的方法,亦收到不少有關的後續問題~ 所謂有危就有機,如果能藉機會表達感受和渴望,可能是增進感情和愛的機會?
大家是如何看待壓力呢?你會認為壓力是有害身心,應該盡量避免?還是認為壓力有益身心,面對也無妨?以上提及的兩種看法,正代表著 Crum等人所提出的兩種壓力心態 (Stress mindset)。
心理諮商給人的神秘感,大概是讓你不願下定決心嘗試心理諮商的其中一個原因。它是如何幫助我了解自己?為何它與和朋友聊天不一樣?它如何讓我學會獨立解決難關?比起讀理論和課本更能回答這些問題的,可能便是蛤蟆先生實戰經歷!